2024新一线城市魅力榜第4名、第5名,2023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第8名、第9名,中国人工智能竞争力百强城市第9名、第10名……近期,一系列城市榜单发布,武汉与苏州各有先后,总是相伴上榜。
榜单上的赶超间,两地产业交流日益频繁。6月21日—22日,武汉产业园区组团再次启程,在苏州举办2024年武汉—苏州产业园区产业链对接交流会。
今年3月,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
同处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武汉与长三角核心城市苏州,正在一个个产业园区的交流合作中找到契合点,加快区域间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向东30年
两地产业园区建设走在前列
“向苏州学习,加强产业园区间的协作交流,形成资源与产业协同发展。”
为什么去苏州?这是武汉产业园区协会会长黄黎的答案。
因改革开放而兴,产业园区已成为我国实体经济的“主阵地”、区域产业发展的“高产田”,是集聚人才、资本、产业、技术等产业资源的关键载体,对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武汉和苏州共同的选择,两地都走在了全国城市的前列。
苏州向东,金鸡湖畔,苏州工业园区在一片洼地农田里起步。30年间,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中国与新加坡合作的典范项目,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评价中实现“八连冠”。截至去年底,园区聚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280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超万家。
武汉向东,东湖之滨,东湖高新区同样在一片农田荒地中起步。30多年来,东湖高新区成为全国10家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之一,聚焦“光芯屏端网”、生命健康两大产业集群,诞生了一系列“全国第一、国内首创”的核心技术,一座“武汉新城”正拔地而起。
30余年间,两地产业园区争先发展、各有特色。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为代表,上海华略智库CEO、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陈昌智评价,苏州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很多企业不一定原生在苏州,但是来苏州能扎下根来、长得起来;武汉的专精特新企业更多是本地高校孵化,内生性更强。
产业的“内”与“外”间,交流合作成为武汉与苏州的共识。苏州市产业园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沈源说,正值苏州工业园区成立30周年,将总结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园区30年的发展经验,与全国各区域的产业园区积极开展共建合作。
苏州维力医疗科创园
“965”遇见“1030”
武汉与苏州两地的产业耦合度高
“两地产业发展有许多相同之处,苏州是如何形成优势、走在前列的?”
来到苏州,武汉相关部门及众多产业园区的代表们连连发问,带着问题走进了苏州产业园区的一线。
一家企业打造一个产业园,一个产业园聚集产业链上下游——走进苏州维力医疗科创园,“链主”企业在园区建设、产业聚集中的关键作用,令武汉产业园区代表们印象深刻。
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维力集团是全球医用无源手术耗材主要的制造商,2018年在投资建设苏州维力医疗科创园,项目一期于2022年投入使用。医药研发、医疗器械、医药冷链、数字平台、新材料……苏州维力医疗科创园的展厅里,一家家入驻企业的介绍展示出“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场景。
在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园区,人工智能产业聚集,企业的快速成长令人印象深刻。
园区内的自动驾驶产品研发企业九识智能,2021年成立,专注城市配送无人车产品的研发,已完成了5款车型迭代。如今,九识智能已成为“潜在独角兽企业”,不久前完成了由美团领投的近1亿美元A轮融资。
“招引来龙头企业,就能带动一条产业链。”“园区成立管家团队,一站式服务吸引了企业入驻。”“创新是企业和园区发展的关键。”“资本赋能在企业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参观,武汉产业园区代表们心得颇多。
从生物医药到人工智能,武汉与苏州两地的产业的高度耦合,同样令人关注。
目前,苏州正加快构建由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0条重点产业链组成的“1030”产业体系,生物医药及大健康、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人工智能等皆在“十大产业”之中。
而在武汉加快构建的“965”现代产业体系中,同样有着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
产业之“合”,让两地的产业园区合作前景广阔。沈源期待:“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未来双方应加强技术合作,共同探索产业园区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本次活动现场10余家企业及机构签约武汉
在苏州看见武汉
长三角企业看好武汉、落地武汉
“我们看重中部崛起,更看重武汉未来新兴产业的发展。”
作为项目签约代表,中元国际(上海)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亮十分看好武汉的发展。
在2024年武汉—苏州产业园区产业链对接交流会上,10余家企业及机构签约武汉,50余家苏州园区及企业的代表现场交流,纷纷表达出落地武汉的合作意向,将共同助力武汉产业园区建设。
王亮介绍,此次与武汉市新洲区签约后,企业将积极参与区域的园区建设与产业孵化,“我们将充分利用武汉的产业与科教优势,聚焦新兴产业培育落地新项目。”
从太湖到东湖,苏州的企业与园区正在武汉扎根生长。
九识智能相关负责人施云舰说,企业十分看好武汉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发展,近期已在东湖高新区落地子公司,“新设的子公司将辐射华中,打造成区域运营中心,未来根据市场需要可能建设工厂项目。”
目前,九识智能的无人车已经在武汉开始运营。在当天的参观中,身处苏州,武汉产业园区代表们已经通过九识智能旗下无人车的“眼睛”,在苏州工业园区看见武汉街头。
在苏州看见武汉,也正是本次活动的目的所在。
在2024年武汉—苏州产业园区产业链对接交流会上,武汉产业园区的代表与苏州产业园区的代表交错登台,集中推介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视源股份苏州产业园、第一工园·武汉智联创新中心、苏州鼎旭企赋科创发展有限公司、新工厂·古田1967、中元国际(上海)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钢云谷等园区项目和企业。
武汉产业园区现场推介
“投资武汉,未来可期。”在本次活动现场,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在推介中向与会的园区和公司发出了邀请。
据悉,武汉正深入推进“两个一百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打造特色标杆园区,已建成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五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实现光谷、车谷、星谷、网谷“四谷联动”,构建起技术、金融、市场、人才、信息、经营管理等六大服务体系。
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积极开展产业园区的对外招商交流,近2年已在上海、深圳、广州、苏州等地先后举办4场相关活动,筹划在今年内再举办1场。同时,将依托前期活动中对接的产业资源,邀请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地产业园区和企业的代表共聚武汉,“把‘走出去’交到的朋友‘请回家’看一看,进一步深化各地与武汉的产业间、企业间协同合作,在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开展有效的供需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