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协办苏州市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沙龙

2021-03-14

科创板是近两年的经济热点,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板申报行业集中分布于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软件和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与此同时,核心技术人员的流动,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关键人物的流动不仅会直接影响流出企业的发展战略,而且也会给流入企业带来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


2021年3月14日下午,苏州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主办、苏州市产业园发展促进会协办的第二期苏州市知识产权法律服务高端研修班开展了“科创板上市企业核心技术人员流动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课程。此次培训课程出席嘉宾有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施卫兵、知识产权产业促进处处长於亚萍,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王岑,苏州知识产权法庭法官林银勇,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同仙,苏州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春霞。专家们对主题案例的拓展讨论以及与研修班全体成员的互动给在场所有人带来一场精彩纷呈、干货满满的课程体验。


图片


从司法行政层面探讨关于知识产权权属

与核心技术人员流动


林银勇:利益平衡角度的转变

图片

林法官引用了往年的数据作为参考说明专利权属纠纷案件的增长情况,2017年苏州知识产权法庭共处理专利权属纠纷案件24件,占知识产权案件总数量的3.9%;2018年为49件,占比6.3%;2019年为73件,占比11%;2020年逾百件。林法官认为解决知识产权权属与核心技术人员流动及相关问题核心在于平衡原单位、新单位和技术人员之间的利益,处理此类案件的核心在于技术相关性的审查,关注专利所属领域、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具体的技术手段等方面。


於亚萍:强调知识产权的立体保护

图片

於亚萍处长则从知识产权的立体与全面保护的角度分析了该问题,知识产权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知识产权创新和发展,於处长建议我们应该不仅要着眼于解决案例,而是要通过已有的案例,追溯本源,从源头把控,综合运用立体保护、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等措施解决知识产权纠纷。



企业技术人员流动不仅仅是知识产权问题,也是人力资源、劳动法的管理问题

沈同仙教授与王岑庭长分享了应对技术人员流动、避免知识产权风险的策略。沈教授先从劳动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公司法三个方面向学员们讲解了竞业限制目前的研究动态,又从对价、竞争秩序等方面向我们说明竞业限制需要遵守利益平衡原则。王庭长则从劳动法视角下同学员探讨了竞业限制与商业秘密保护,在审判实务中,竞业限制领域涉及到社会中多层次、多种类的权利和利益,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的生存权和就业权,也关注与兼顾保护其他权益。

图片
图片



互动环节

在课程中的交流互动环节,除主题案例的争议问题外,律师学员以及企业负责人们还从案件维权费用的支持度、竞业限制经济补偿、保密范围多方面提出问题,在场专家成员一一进行了解答,现场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图片


最后,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施卫兵进行了总结发言。施局长表示,人员流动是常见的现象,在这过程中如何帮助企业梳理和构建商业秘密保护体系才是最重要的。企业的知识产权制度构建、秘点设置和保密措施等方面均是需慎重考量的。

图片



苏州市企业上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成立于2020年5月,致力于提升企业应对和处理知识产权问题的能力和技巧,指导其在上市过程中预防知识产权风险、化解知识产权纠纷。此次“科创板上市企业核心技术人员流动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课程不仅希望提升律师的知识产权风险意识、预判能力,也希望企业自身能引起重视,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为更好地提升资本市场中律师法律服务的能力和素质,为企业提供更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知识产权研究院将持续推出系列研修班课程,下期将开展“产业法治健康问诊——走进生物医药产业”活动,企业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敬请期待!

来源:苏州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