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医疗大健康企业成长力要素——我会联合主办苏州“十个一工程”成长力论坛圆满召开!

2025-08-07
在医疗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苏州作为长三角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正迎来新一轮机遇与挑战。为助力本地医疗企业突破成长瓶颈,整合产业资源,一场以“解码医疗大健康企业成长力要素——从‘十个一工程’到苏州智造新势力”为主题的论坛于2025年8月7日苏州相城区活力大厦 · 青澜慧客厅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医院后勤产业联盟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苏州市产业园发展促进会、苏州青澜实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旨在搭建医院需求、企业技术、政策支持与资本运营的全要素赋能平台,推动苏州医疗大健康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
图片


图片
苏州市产业园发展促进会会长、青澜实业董事长高新文在开场致辞中直指医疗大健康行业痛点:“医院需求难触达、政策红利难兑现、资源要素难聚合”正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三重枷锁。许多企业因缺乏专业指导而难以享受政策支持;技术、资金、场地资源分散,产业链各环节未能形成合力。他认为,破局的关键在于构建“需求-产学研-政策-载体-资本”的全链条赋能,以“十个一工程”为蓝本,通过全生态体系化服务帮助企业打通资源壁垒,实现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闭环。
图片

图片
中国医院后勤产业联盟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鲍勇教授从“主动健康”理念切入,强调医疗大健康产业需从被动治疗转向“八主动”——预防、预测、预警、评估、干预、康复、保健、管理,重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逻辑。在此基础上,他详解“十个一工程”的落地路径:以一个理念(主动健康)为引领,依托一个理论(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机构、平台、基金、项目等载体,孵化成果、人才、会议,最终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他特别指出,苏州企业应抓住“十个一”与地方政策的耦合机遇,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圆桌论坛环节,鲍勇教授、高新文会长、梅峰会长、刘正军委员、曹澄主任围绕《从“十个一工程”到苏州大健康医疗产业智造新势力》展开深度对话。讨论聚焦如何通过“后勤联盟”链接医院资源、打通政策与载体、从而实现项目落地,最终形成“政-产-学-研-用-资”六位一体的生态闭环。嘉宾们一致认为,苏州医疗企业的未来竞争力在于“精准对接需求、高效整合资源、快速迭代技术”,而“十个一工程”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系统性工具。
图片

图片
论坛尾声,青澜实业顾总总结:“今天的讨论不是终点,而是苏州医疗健康服务生态系统的起点。”会后,企业家们体验了“SR疗愈”与“高压氧舱”等创新项目,亲身感受主动健康技术的落地应用。这些项目不仅是“十个一工程”的缩影,更为企业提供了与医院、资本对接的实体场景,为后续合作埋下伏笔。
图片
本次活动超越了传统会议的边界,首次将医院需求端、政策端、运营端与资本端置于同一对话框架。它标志着苏州医疗大健康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作战”,和苏州医疗大健康企业专属成长力服务体系的正式启航。通过“十个一工程”的长期实践,将助力企业在新医改与政策变革中抢占先机。对于参会企业而言,这既是认知升级的契机,更是抢占长三角医疗健康制高点的入场券。

让我们共同期待,几方合力,共同打开医疗健康产业的长效生态锁。在中国医院后勤产业联盟的支持下,打造“医疗健康政策-载体-服务”标准化体系成为医疗大健康企业发展的强力支撑。青澜也将全力以赴,与优质企业同行,激发行业创新活力,推动产业生态繁荣,助力企业成长,赋能行业发展,成就美好人生。



分享